值得仔细观察的新晋者是中利集团,中利集团在2013年进一步加大了转型力度,业务重心从组件销售转向了电站开发和运营,得到了资本市场大力支持。
因此,百姓评点:四颗星霸王条款七:监督与管理这一项是对以上各项的具体落实和实行的建议,不能作为规定,所以不做评论。很少见到其它的行业会规定,谁想成立生产制造型企业,就必须先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技术中心,还必须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加工基地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要继续存在,只赚辛苦钱可能也要持续一段时间,但光伏制造并不一定比其它的更特殊,没有后续的技术研发能力,最终也是让市场来判断它是否能存在。霸王条款八:附则在这一项中,有一条规定就是适用范围。但准入条件和供应商标准不一样,工信部和客户不一样,以此作为准入条件或许还是太细了。很多地方为了招商引资,盲目圈地。社会需要清洁能源,也需要清洁环境,这一条款,从老百姓的眼光来看,需要更霸王一点,并且要霸到行动上,霸到实处。
这不能不说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中对企业运行所应该做的事情的一个更具体化的规定,无可厚非。从这一角度来看,《条件》有规定,好!但如此量化,为什么?或许从引导的角度来看,如何鼓励低耗能的企业,如何限制高耗能的企业,尽量避免一刀切,才能来得更合理些。1月16日,东阳市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员们在东磁屋顶光伏电站进行电力设备巡视,确保设备顺利运行。
从筹备浙江横店东磁屋顶光伏电站的并网发电到并网后的配电设备运行维护,浙江东阳供电公司提供了一条龙优质服务,并定期派人上门巡视配电设备,确保该光伏电站有效利用太阳光安全高效发电。截至2014年1月中旬,东磁光伏电站项目已经并网发电超过2000万度,相比火力发电解决标准煤7000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00多吨。东磁屋顶光伏电站电力设备我们希望在未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实现下一个五十万户家庭,因此我们可以在2015年实现一百万。
能源和气候变化部(Department for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月十二日结束的一周注册安装的总数达501,145。英国是大型和小型太阳能安装量都排在前十的仅有的五个国家之一。
主要的住宅系统的安装量总计为1.808GW。她补充道:三年内已经实现五十万户家庭。2013年英国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总计达1.45GW。我们希望看到整个行业在2014年齐心协力,帮助我们为公众实现明显的投资效益。
在圣诞假期之前暂停统计数据的公布,英国太阳能产业协会外事负责人莱奥妮格林(Leonie Greene)将该即将实现的成就称为一个非凡的里程碑。根据官方统计,在英国注册政府上网电价补贴的太阳能安装项目的数量日前首次突破五十万大关。英国大型部门也迅速发展,来自NPD Solarbuzz的统计数据显示,该行业部门2013年增长600%产业成熟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光伏产业生产线所用装备已普通化,2008年之前建一条生产线要选配哪些装备还是商业机密,而现在光伏生产装备已经花钱就能买到;二是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已高度匹配,且都出现了产能过剩。
近几年来,中国晶体硅光伏组件制造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此驱动下,一方面,骨干企业都开足产能,同时也寻求中小企业代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积极给予本地企业优惠政策,力促其复工。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产业研究部王世江说,目前无论是行业龙头企业,还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在该指标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国外的产品就算标高价也照样遭疯抢,而我国的光伏产品低价出售,还遭双反调查,这就是技术差距的具体体现。
在国家启动国内应用的系列政策扶助下,仍实现整体性扭亏。分析指出,在光伏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政策的持续利好和新兴市场快速兴起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市场仍将持续扩大。我国光伏组件有望超过28GW,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分析人士指出,2014年中国光伏产业总体发展情况向好,但仍将承受供过于求带来的价格压力。一直以来,光伏发电已成为多地政府和企业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传出德国也正在计划对国内太阳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令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坐立难安。
在2013年8月装机规划、上网电价和补贴资金等政策出台后,国内市场加快扩张,部分企业为了抢在年底前并网以获得1元/度的上网电价,对组件需求急剧扩大。30多年来,太阳电池硅片厚度从20世纪70年代的450~500微米降低到目前的180~200微米,降低了一半以上,对太阳电池成本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然产业规模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国内光伏市场规模化启动,但由于闲置产能的复产,产业仍将面临阶段性过剩局面,产业整合推进仍然较难,市场供需压力仍然存在,企业经营压力不减,加上外部贸易不确定性,产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中国光伏产业一直都很好,一直都不好。
产能利用不足的企业开足马力,停产企业相继复产,满产企业通过技改等手段扩大产能,市场供应正在加速。政府对生态问题重视已经提升到一个高度,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等内容相继提出,前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这也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
从制造业的角度看,孟宪淦认为,光伏产业2014年将呈现三个特点:首先,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年头;其次,光伏产业将继续深度调整,产业集中度会更高,一些落后的产能继续被淘汰;再次,已经回升的价格有望继续好转。从10吉瓦到12吉瓦,最近市场又传出14吉瓦的说法。光伏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平价上网,传统能源目前的度电成本在0.4元附近。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产业经历过产能优化、结构调整后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显现出来,2013年的筑底有望在2014年得到确认。
行业经历了连续近6个季度的亏损之后,国内光伏产业部分产能停产、减产甚至破产,而日、美市场的崛起使得供需失衡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产品价格企稳回升,骨干企业自2013年二季度起相继扭亏为盈。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大好环境下,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之路似乎一波三折,愈来愈难行。
这个临界点一旦突破,市场需求可能呈现几何级爆发,其替代能源甚至主力能源的时代将提前到来。围绕着降低成本的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就,表现在晶硅原材料制备技术取得巨大突破,硅片厚度持续降低、电池效率不断提升等方面,在短短几年时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幅度远超市场预期。
此外,分布式发电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潜在风险点较多,规模化推广阻力仍较大。而煤炭、石油的开采、运输以及燃烧都需要广泛的人力参与,人力成本的逐年上升同样是必然。
在不提高碎片率的前提下,如果太阳电池厚度从180微米降到160微米,太阳电池硅用量可减少10%,组件成本可下降6%。此类产品虽被细分成了多种规格,但细看产品说明,性能差别有限。随着光伏技术持续发展,2014年度电成本已经提前3年实现,且当前行业度电成本普遍已达到0.7~0.8元,这意味着当前的光伏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所以,如果将环境治理成本也测算进去,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低于火电成本。
电池片的光电转换率是衡量光伏电池组件性能的核心指标,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1%的提升能够带动成本7%的下降。2012年年底时,我国的光伏组件成本约为0.7美元/瓦,当时销售一瓦组件,企业就要亏损10美分。
通过中国政府支持,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未来中国光伏行业能在全球光伏市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但是阴霾依然笼罩光伏产业,在遭遇低利润期、负债率居高不下、民营企业光伏电站开发受阻等三座大山压力叠加的情况下,2014年全行业回暖将进展缓慢,前景依然不太明朗。
外部成本方面,在考虑到火电燃烧排放的污染,特别是我国以北京为首的大型城市雾霾严重,中央政府为此计划投入1.7万亿元治理大气污染,这一部分隐形成本算进去,未来火电成本的持续上升更将是趋势性的。赛迪智库光伏产业研究所对2014年中国光伏产业的判断是,多晶硅产量不断提高,产业触底反弹;电池组件生产规模持续增长,出口逐步呈现多元化;国内光伏市场规模化扩大,分布式发电成为发展重点;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实施,产业发展环境向好。